思考題。
1. 浴佛唸經上教會,但對人口出狂言的人
vs
無神論者,但對眾生慈悲的人
哪個會更早得道?
2. 恪守齋律、積極放生,但執著小事不放過人的
vs
得饒人處且饒人,理從是處讓三分,小事上願意放人一馬的
哪個更有善心?
3. 傳聞小店執笠馬上去排長龍打卡,但其實人地開業咁耐都冇幫襯過
vs
有機會都會幫襯小店,不會計較小店比大集團貴一些,甚至會經常提點幫助,希望小店愈做愈好的
哪個更真心?
再寫下去,還可以舉出更多例子。不限於宗教上的迷思,還可推及到各類人文、倫理、動物權益等課題。
思考的原意,是想時刻提醒自己,修練是向內的自省,而非尋求外向的認同。活出佛道和活出基督,其實原理一致,就是知行合一。
善心不是用口講,而是整個人從思維到行為表現的整體呈現。相同道理,也應用在其他層面。
這個課題並非用來辯論用,本來是用來自省用。突然想到不如寫出來,聚集一下同路人。歡迎交流,喜歡的按個讚,認同的請分享 ❤️ 若喜歡這類文章,我樂意多寫 😊